匿名
未登录
创建账号
登录
新浪维基
搜索
查看“《“网络暴力”侵入游戏圈:开盒的人也曾被开盒》”的源代码
来自新浪维基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更多
更多
页面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历史
←
《“网络暴力”侵入游戏圈:开盒的人也曾被开盒》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澎湃新闻历时数月调查开盒黑灰产。 澎湃新闻特别报道组 责任编辑 吴佳颖(10:00) “开盒”,指在网络上恶意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 它的前身是“人肉搜索”,不知从何时起,演变成“开盒”,并很快进入游戏圈,被一群年轻人,包括未成年游戏玩家熟练使用,甚至衍生出网络暴力行为:一些人开盒后,经常恶搞他人,甚至煽动网民对他人进行谩骂、威胁等。 去年11月底,bilibili(B站)发布了一份关于“人肉开盒”案例的通报称:去年(2022年)8月收到举报,有群体在境外平台有组织地煽动用户对站内UP主进行“人肉开盒”。该群体不仅在线上公开UP主个人信息,还对其进行电话、私信骚扰,网暴攻击,不实恶意举报等违法行为。这起案例中,涉案人员多达40余人,涉及18个省市,甚至还有未成年人。 目前,本案正在审理过程中。 2023年11月,B站发布打击开盒网暴的说明。图源:B站 这起案件在游戏圈掀起涟漪。1月初,我们采访了数名被开盒者,发现一些开盒者,同时也是被开盒者;有一些被开盒者,尝试用开盒或其他方法寻找、搜集证据,交给警方,希望打击这类违法行为。 随后,我们又以买盒人的身份,联系了十几名开盒者:他们活跃在境外社交平台,利用网络的匿名性,至今还在继续着开盒、网暴等交易。他们形成的圈子被称为“恶俗圈”。 开盒与被开盒 去年11月起,唐艺陆续接到骚扰电话。 一次电话里,一位自称替人传话的人称,其儿子陈昕搜集个人信息,违反了相关法律,并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要求其对他们进行经济补偿。 我们听到的一段录音里,对方以威胁的口气对唐艺说,他们知道唐艺一家人的住址、电话,及其身份信息,甚至包括其小儿子就读的小学,哪个班等,让唐艺一家人小心点。 那段时间,唐艺不敢接陌生电话,不敢看短信,甚至退出了一些微信群。 她不理解,这些人为什么要威胁他们一家人。但更让她头痛的是,大儿子陈昕于去年九月,在江西读大学期间,被四川警方带走。 2023年11月下旬,公安部公布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10起典型案例。其中一起为四川公安机关查明:陈某某、马某某、陆某某等多人,利用黑客手段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在网上接受他人雇佣后,采取曝光隐私信息、电话短信“轰炸”,冒名填写器官捐赠信息、发送虚假内容举报信,闲暇邮寄花圈纸钱、制作发布丑化图片等手段,对受害人实施网络暴力,逼迫对方拍摄道歉视频或书写道歉信,造成多名未成年人患上不同程度抑郁症。 唐艺说,其中的陈某某,就是自己的大儿子陈昕。 去年九月初,唐艺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陈昕被四川民警带走了。“一开始,警方认定我儿子网暴他人,犯寻衅滋事罪,后来律师去了解案情,又说他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1月下旬,唐艺说,她不确定具体情况,大儿子现在看守所。 唐艺眼中,大儿子斯斯文文,虽不太成熟,但是人善良、懂礼貌。她没想到,在网络世界里,大儿子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 去年冬天,陌生电话接连打进来,恐吓、威胁她。唐艺也曾有过惶恐,觉得自己在“裸奔”,害怕对方会伤害自己一家老小,但后来想“现在毕竟是法治社会”。 唐艺猜测,大儿子可能跟这些人在网上发生过冲突。她想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弄清楚儿子到底做了什么,怎么得罪对方的。但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根据唐艺的回忆,陈昕小时候性格开朗,朋友多,上大学后变成“宅男”,沉迷于网络世界。去年暑假,唐艺发现儿子吃饭、上厕所都拿着手机、电脑。她有些奇怪,问他在网上玩什么,儿子没有明确回复,只说自己是凑热闹的。 她如今怀疑,那时候,儿子可能就陷入了某些纷争。 唐艺对游戏不太懂,她印象中,儿子初中开始玩游戏,那时玩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单机游戏。上大学后,他开始玩“原神”、“荒野大镖客”等游戏。唐艺说,想着大儿子已成年,且在外地上大学,自己把更多心思花在了小儿子身上。 我们采访的多位被开盒者称,陈昕混迹于“恶俗圈”,是圈子里的“中层”。他自己学了开盒技术后,教给圈子里的其他人,被一些人称为“师傅”。他本人极少开盒他人,但他教授的“徒弟”,开盒了很多游戏圈的玩家。 恶俗圈,一个以在网上故意引战、挑事,用非法途径人肉他人取乐的一个小众圈子,简称恶俗,也称esu。他们将人肉的过程称之为“出道”,人肉的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身份证信息与户籍照等,将它们公开在网上,甚至挂在悼念网。 唐艺后来才知道“开盒”是什么意思。但她怎么也想不通,儿子学习开盒技术,窃取个人信息有什么意义。“他在南昌读大学,我们每个月给他生活费将近两千块钱。” 她想过,那些恐吓他们一家的人,或许也是曾经被开盒的人。 一些开盒者的“作战方案”。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恐吓与威胁 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开盒”因其隐秘性,以及不直接造成对方的身体和经济损失,一直被忽视。 2021年春天,读高中的杨峰有一次玩游戏“原神”后,吐槽其策划福利,并在网上发视频评论这一款游戏的槽点。此前,他玩其他游戏,也不时会评论或吐槽。 几个月后,他被人开盒,个人信息被复制、粘贴到视频下面。杨峰说,他遭到短信、电话轰炸,身份证照片被恶搞,制作成低俗视频在某平台分发。 杨峰表示,对方自称“仙家军”,为维护“原神”以及其游戏公司米哈游而开盒、网暴对“原神”有不同看法的玩家群体。 据杨峰讲述,2021年11月至2023年初,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假扮他,骚扰他的老师、同学;有人往他家里寄腐蚀性很强的化学药品,甚至威胁说要寄毒品,让缉毒警察来抓他。 1月下旬,我在网上搜“杨峰”,发现一些他被恶搞的视频,其中一条语音视频中,他被说成和某人(另一位被开盒者)“百年好合”。 杨峰说,他父母的身份信息、单位、学历等,全都被人开盒了,甚至有人发他家门口的照片给他。杨峰推断,对方想恐吓他,逼他认输、退网,但他不愿妥协。 有一次,母亲收到辱骂短信后,拿给杨峰看。杨峰安慰母亲说,可能是谁发错了,让她不要理会。但不久,父母知道他被开盒、网暴的事,要求他退网。杨峰口头上答应,但心里不服气,依旧在网上回怼。 一位熟悉杨峰的游戏玩家称,很长一段时间,杨峰成绩下滑,出现抑郁情绪,至今“每天凌晨两三点才能睡着”。 杨峰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除了一些ID号和网名,以及对方自称“仙家军”,可能是一群狂热的游戏粉丝外,他没有他们的任何个人信息。 后来,杨峰向平台举报,他复制视频链接、截图、上传文件,填写理由,举报这些自己被恶搞的视频侵犯肖像权,再联系平台人工客服,让对方下架。杨峰说,他记不清举报过多少次,每次举报后,视频下架,很快又有人重开小号,再次发布他的恶俗视频。 他想去报案,但父母不同意,觉得报警没有用,还会引来对方变本加厉地迫害。 两年前,刘浩也被人开盒了。据他描述,原因是他得罪了某“恶俗圈”人士。刘浩去当地派出所报警时,民警问,对方是否骗钱,后称“仅仅是电话骚扰”。他向民警解释了半个小时,对方才理解开盒网暴是什么。 后来,派出所民警建议他报网警。 网警了解情况后,建议他先了解对方的流程,找到个人信息泄漏的幕后人物,了解对方是怎么开盒并传播的等等,才能把开盒者绳之以法。但刘浩只有他的个人信息泄漏以及被网暴证据,找不到其他证据。 此前,这一直是个隐秘的黑暗角落。一位游戏玩家称,B站有大up主被开盒后,报了警,因找不到具体的施害者,最后也不了了之。 在此次四川警方公布的典型案例之前,被开盒、网暴者的维权之路极其艰难。刘浩说,一年多前,他们聚集了近40名受害者,其中不少是游戏玩家。他们想走司法程序维权,因没有进展,最终解散了群。 刘浩到平台申诉,希望下架自己被开盒的视频,视频里包含他被泄露的身份证信息。但平台方要求,视频里的身份证必须是原样,如果被人p图,或者加了背景,就会被认定为是一张表情包而无法下架。 “他们很难分辨清楚,一个人的脸到底属于表情包,还是属于身份证信息,如果全部‘严打’的话,可能会误删很多图片信息,且对他们来说工作量太大。”刘浩说,平台这种情况到最近一年才有所改进。 有过被开盒的经历后,这些受害者越来越生活在谨慎与小心翼翼之中。他们很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从不透露自己的社交账号;关闭通过手机号查询的所有社交功能;从不在微博、b站上发自己的生活照…… 被开盒者收到的电话骚扰。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谁是开盒者? 在杨峰和许多被开盒者的描述里,开盒他们的人多自称为“仙家军”。 据多位受访者介绍,早期,仙家军只是一个维护“原神”的松散游戏玩家群体,不时到其他玩家账号下面评论、刷屏。2021年夏天,一个网名叫“太上无极仙帝”的人开盒了一位“原神”玩家,引来一些人的围观和嘲讽。随后,他自诩“仙帝”,给围观他的玩家赐与“仙号”。一些玩家觉得很有趣,配合着“领旨”,由此产生了一个叫“仙家军”的称呼。此后,“仙家军”被某些人利用,以维护“原神”、米哈游的名义,经常开盒、网暴对“原神”、米哈游有不同意见的玩家。 自去年春天起,25岁的陈浩因发表对“原神”的不同看法,被“仙家军”开盒后,不时遭到电话、短信轰炸,还有人发私信诅骂他。陈浩说,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他“拉黑了上千个陌生的手机号码”。 三年多来,这场不止于游戏圈的战火,不知如何被点燃,此后开盒、网暴现象此起彼伏。 一位游戏玩家对澎湃新闻记者分析,“原神”的玩家庞大又复杂,其中不少是未成年人,一些网络“黑产”相关的人闯入后,引导未成年人去开盒、网暴对“原神”有不同看法的人,导致他们在这一条路上越走越远。 据圈内人士介绍,“仙家军”多聚集在B站、QQ群、百度贴吧,其中名为“仙周联盟的二游监测站”的B站账号,是他们官方账号,曾有数万粉丝。 3月11日,我们在B站搜“仙周联盟的二游监测站”,没有找到任何用户。一位受访者介绍,该账号已被封禁。 张青曾是“仙家军”的一员。 2021年初秋,“仙家军”成立初期,当时玩“原神”的他加入了这个群体,负责人员的审核和内部管理。张青记得,最开始,“仙家军”也曾是被开盒、网暴的群体,导致他们“后来报复心很强”。 不过,在陈浩看来,这只是“仙家军”们的“借口”,给自己打上“正义”的旗帜,其目的是为了吸引、组织更多的人群开盒、网暴他人。 一开始,“仙家军”聚集在B站、贴吧,后来,为了方便沟通,才又建立了QQ群。据张青介绍,“仙家军”主要是年轻人,从高三到大学生,也有大学毕业的社会人员,他们有三个不同等级的QQ群:第一种群,只要认同他们维护“原神”、米哈游的理念,谁都可以进入;第二种有一定的审核要求,群里大概三四百人;第三种主要是“高层”和管理人员的内核群。 张青说,三个QQ群,他都加入了。 圈外人很难进入“仙家军”内部。张青介绍,想要入内部群,一般需要内部人员邀请,且有一段时间的考察期:他们会查申请人的发言记录,询问其对“原神”的了解,以及查看对方社交平台等。 张青也说不清楚,“仙家军”具体有多少人,在其最受欢迎的时期,稍微核心的成员有500人左右,如果算上在B站、贴吧活跃的外围人员,大概有数万人。 他印象中,早期,QQ群里主要聊生活、电影等娱乐话题,不时还有人组织一起看电影。但很快,不少支持网暴的人加入后,提出要对网暴他们的“米黑”(注:黑“原神”、米哈游的玩家)进行反抗,群里讨论开盒由此越来越多 。 张青记得,最初,群里有人反对开盒,因此与支持开盒的人发生过争执。但不久,开盒的声音占了上风,仙家军“高层”人员也主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后建立了一个开盒QQ群,约一两百人,并邀请“恶俗圈”人员加入。 张青介绍,“仙家军”开盒有多种途径:寻找免费的“库“(注:社会工程学数据库的简称,Social Engineering Data,即黑客在运用社会工程学进行攻击的时候,积累的各方面数据的结构化数据库。其数据来源于国家政府数据库泄露,黑产分子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卖给“客户”牟利。“社工库”种类繁多,从搜索QQ、贴吧、手机到身份证,搜索照片、家庭地址等);自己写编程代码,黑政府网站的接口;向“恶俗圈”人士买盒等。 张青说,因技术不成熟,他们不时需要买盒。仙家军群内不少是未成年,没有钱,他们会把二维码发在群里,众筹开盒的钱,再向恶俗圈买盒。后来开盒次数多了,他们就采用轮流制出钱买盒,持续着开盒“游戏”。 “跟恶俗圈人混熟后,别人买盒要120元,他们买盒只要40元。”张青介绍。 一位游戏玩家说,仙家军开盒的目的是逼对方道歉,最终退网。“你越是不屈服,他们越觉得有趣,‘迫害’得也越狠。”张青觉得,因违法成本低,不少仙家军又是未成年,他们很少考虑这样做的后果。 一位“原神”玩家记得,早期,游戏圈虽有争执,但氛围比较宽松,大家可以自由表达。但后来,越来越不允许有不同意见,甚至“你玩另一款游戏,就是背叛了这一款游戏”。他觉得,游戏圈越来越饭圈化。 张青后来发现,“仙家军”开盒、网暴的程度和群体,不仅仅限于游戏圈,甚至扩散到了其他群体、行业。他后来也因此和仙家军“决裂”。据他介绍,2022年初春,“仙家军”为把势力范围扩张到百度贴吧,开盒了一个网名叫“果冻”的贴吧吧主。 张青说,那一次,不只“果冻”本人的个人信息被开盒,其家里七八口人,包括八九十岁的奶奶,和几岁的妹妹,全部都被“仙家军”开盒了,个人信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张青印象很深,这是他们第一次开盒了对方全家。 一般情况下,张青不会在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他时间有限,对此不感兴趣,也不想陷入纷争。但那次之后,他对群内的开盒感到不适。 2023年初夏,因为一些事情,张青被仙家军内部一些人指责思想“已被腐蚀”,他被踢出了群,后又被人开盒。 他不清楚是谁开盒了自己。张青觉得,除非民警介入,要不然,到底是哪些人在开盒,泄露个人信息;哪些人在传播个人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甚至网暴他人等,都难以确定和追踪。 2023年9月,《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发布,指出组织 “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 同年11月17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打击“开盒挂人”行为。 张青记得,那一段时间,“仙家军”“收敛”了不少。 仙家军的Telegram群聊,主要发布受害者的个人信息。 买家与卖家 在李哲看来,“恶俗圈”的开盒目的跟“仙家军”不一样,它是为满足一种低级趣味,或纯粹是一种作恶、报复和交易。 去年四月,李哲被开盒后,随即宣布“退网”。 但事实上,他换了一个身份,潜伏入“仙家军”、“恶俗圈”内部,搜集对方违法犯罪的证据。“我搜集了大概30多人参加开盒、勒索的证据。”李哲说,这些证据都已交给了警方。 近年来,政府严厉打击开盒、网暴等违法行为。据央视报道,2023年5月到2024年5月,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暴力案件3100余起,依法刑事打击700余人,行政处罚3000余人。 但这类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多位被开盒者称,一些人被开盒后,找不到维权的办法,会选择开盒回去,即找其他恶俗组织开盒对方,以此报复或收集证据,也因此陷入无休无止的困境。 受访者提供的素材里,有一封曾公开发布的道歉信,内容写道:“我对之前挂(开盒)过的人感到抱歉,对仙家军道歉。我不应该去黑原神和‘米哈游’。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希望仙家军大人不记小人过,别和我这种人一般见识。” 去年秋天,李哲为调查黑产,曾花两百多元向一恶俗圈成员买盒。 李哲说,卖家是陈昕的徒弟,混迹于“恶俗圈”和“仙家军”。对方收钱后,帮李哲“开盒”了某人,并教授他相应的开盒方法。去年秋天,陈昕被抓后,他的徒弟也相继落网。 据李哲介绍,正常情况下,开盒围绕手机号、身份证进行,恶俗圈的人通过网站注册信息、QQ、微信等,查找受害者在网上泄露的信息,以获取受害者手机号码,再通过手机号码向“贩卖”机主信息的贩子“报单”,获取受害者身份证号码,再由此获取其家庭人员、工作单位、婚姻状况、学籍、开房记录等个人信息。 1月中下旬,我们尝试寻找、联系“仙家军”和“恶俗圈”的相关人士。 我们在网络上搜索人肉、开盒、查档等关键词,屏幕前出现了大量“商家”。他们提供从查找个人、全家户籍信息,到消费记录、犯罪记录的各类服务,甚至还能实时监控社交软件、定位移动路径。 我联系上一个“商家”,对方发来三张项目表,类目多达近百条,大多只需提供身份证号码、姓名或手机号。花几百元,就能获取网络另一端陌生人的海量个人信息。再加一些钱,可以选择“大全套开盒”。 为避免暴露自己,对方使用外网的匿名社交平台Telegram沟通,Telegram频道(注:频道即Telegram里一个互动性区域,每个人可以发言)创立于2023年7月1日,它不需要实名、手机注册。卖家一般要求买家向其支付“usdt”等虚拟货币。交易完成后,卖家会把开盒信息发布在“频道”,因为交易的隐秘性,他们靠挂“频道”提升信誉。 我们先后联系了十几人,发现不少人开启定期焚毁聊天记录功能,所有消息在1-2周内会被自动清理。随后,我申请加入几个“恶俗圈”和“仙家军”Telegram群聊,发现不少群于去年停止运营,多名群成员已注销账号,但依旧有一些群非常活跃。 Telegram截图,一位卖盒者。 我看到有人在群内发布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和身份证照,不少被p成表情包、遗照,被制作成“背景墙”。除了游戏玩家外,up主、企业家、明星等,都是圈内被开盒的重点对象。 据多位“潜伏”在群内的受访者表示,“恶俗圈”有人被抓后,群内安静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又“喧嚣”起来,甚至有人公开表示,自己人在境外,不担心被抓。 几天后,我也收到一些陌生又奇怪的“垃圾短信”,内容关于赌博平台。我不知道,某一天自己是否也会被开盒。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返回
《“网络暴力”侵入游戏圈:开盒的人也曾被开盒》
。
导航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日志
留言板(游客)
讨论版(登录用户)
帮助
关于本站
服务条款
恶俗简史
格式标准
沙盒
友情链接
430のBBS
罪人堂Wiki
分类
文集
实名
Twitter
Telegram
Esuwiki
贴吧
QQ
知乎
Bilibili
恶俗窝点
恶俗组织
wiki工具
wiki工具
特殊页面
页面工具
页面工具
用户页面工具
更多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
页面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