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键政》:修订间差异

来自新浪维基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第5行: 第5行:
现键政圈中绝大多数的成员都不是通过严肃的社会活动和理论研习,而是经由各行各业的各种'''评论及其推送'''“入坑”;而“对社会现状不满”以及“政治宣传”,甚至“政史文娱作品”都“灵活机动”化。这就导致键盘政治有着'''彻底的后发性''',使得本由键政人为全体网络暴民设计的'''“键盘侠”'''三字,却完美自嘲地只反映了键政人的特点,而非网络暴民当中[[概念/恶俗狗|恶俗系]]的特点。故而,键盘政治的派系划分很难说真正有什么实际依据、用处,甚至意义、乐趣,更大程度上其只是一个方便[[概念/钓鱼#反串、借刀、挡刀|“借刀挡刀”]]“叠甲套盾”的标签。
现键政圈中绝大多数的成员都不是通过严肃的社会活动和理论研习,而是经由各行各业的各种'''评论及其推送'''“入坑”;而“对社会现状不满”以及“政治宣传”,甚至“政史文娱作品”都“灵活机动”化。这就导致键盘政治有着'''彻底的后发性''',使得本由键政人为全体网络暴民设计的'''“键盘侠”'''三字,却完美自嘲地只反映了键政人的特点,而非网络暴民当中[[概念/恶俗狗|恶俗系]]的特点。故而,键盘政治的派系划分很难说真正有什么实际依据、用处,甚至意义、乐趣,更大程度上其只是一个方便[[概念/钓鱼#反串、借刀、挡刀|“借刀挡刀”]]“叠甲套盾”的标签。


[[概念/恶俗狗|恶俗系]]由于本身的高心理压力性质,总是能制造政治化事件,继而滋生键政人。
[[概念/恶俗狗|恶俗系]]由于本身的[[概念/找乐子#煽动|煽动性更高]],比一般政坛人士能制造更深远、更散发的政治化事件,继而更能滋生键政人。


== 简况 ==
== 简况 ==

2025年1月26日 (日) 22:41的版本

键盘政治,简称键政,是对热衷在网络上标榜各种主义、指点各种时事,而放到网下只剩下夸夸其谈的行为模式的讽刺性称呼。

所谓的“键政圈”并非一个统一的社区,而是对许多具有此特点的圈子的合称。这些圈子几乎单纯由话题上的相关性联系起来。

现键政圈中绝大多数的成员都不是通过严肃的社会活动和理论研习,而是经由各行各业的各种评论及其推送“入坑”;而“对社会现状不满”以及“政治宣传”,甚至“政史文娱作品”都“灵活机动”化。这就导致键盘政治有着彻底的后发性,使得本由键政人为全体网络暴民设计的“键盘侠”三字,却完美自嘲地只反映了键政人的特点,而非网络暴民当中恶俗系的特点。故而,键盘政治的派系划分很难说真正有什么实际依据、用处,甚至意义、乐趣,更大程度上其只是一个方便“借刀挡刀”“叠甲套盾”的标签。

恶俗系由于本身的煽动性更高,比一般政坛人士能制造更深远、更散发的政治化事件,继而更能滋生键政人。

简况

“键政”是个相当晚近才开始流行的词汇,但键政这种现象在中文互联网的古早时期就已经存在,比恶俗圈资历更老。

在2000年代,网络的键政派系还比较模糊,不像如今东纠西纠、天派地派,而是整体笼罩着一种朴素的“愤青”情绪。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已经发展为分配不公等明确的社会问题。片警、拆迁队、城管等基层体制人员的公信力降低到一个极点,内政腐化、外交软弱,网上时事焦点所围绕的基本都是这些话题。对当局不满和爱国主义并行不悖,“既黑体制,又反美日”也就成了当时互联网的基调。愤青在后期分化为“自干五”和“公知”互相攻击,但体制问题在国内一系列改革下逐渐淡化,公知很快过气,词义从真实存在的群体特征变成一顶纸糊的帽子。

2005年起的古典恶俗时期,李毅吧不仅黑体制,并且倾向于过度吹捧美国(“低美”),奠定了早期雷霆系反建制的基调,各种刺耳的梗也发源于此。直到彩色哥上位之后情况才发生变化,给后来打着同名爱国旗号的出征组织创造条件。

到2010年代前期,主打爱国主义的群体从天涯社区的自干五中衍生出年龄层偏低的贴吧“兔系”,而贴吧原生的汉民族主义派系“皇汉”则由于不满大陆的民族文化政策(如汉字简化、高考加分等)经常表露反建制倾向,影响力迅速被兔系压倒。同时,围绕欧洲史、二战史相关游戏和特定文史作品的键政群体(如冷兵器吧、太平洋战争吧一系,苏联粉、明朝粉等)也在贴吧成型并开始相互交锋,贴吧成为键盘政治的大本营。早在纳系恶俗诞生之前,贴吧日系和所谓“中系”之间爆吧扣字便盛极一时,刺激了日系恶俗化,还诞生出少量标榜反日爱国的喷系扣字组织和占吧组织(如日本地震吧),但大众取向的爱国贴吧中很多人并不能理解这种低素质行为,导致“中系”在恶俗系内一直属于冷门。

随着2014年下半年开启的大陆A股历史性大牛市,一时间网络上出现许多股民。由于股票和政治原生的相关性,这些人大量涌入键政圈,基本都被更贴近经济生活的自干五派系和冷兵器吧、太平洋战争吧、纳年纳兔纳些事吧等吸收,促使自诩自由主义(liberalism)的自由派走向全盛,并从此确立了自干五派系和自由派作为键政圈中最主要的派系对立这一格局。发源自冷兵器吧、中世纪吧等欧洲史相关社区的人种讨论开始充斥于除自干五派系外的大半个键政圈,与键政圈内琳琅满目的种族主义互相感染,结果许多讨论都开始弥漫强烈的民科气息。因为网络上越来越多人讨论政治,以前无人问津的奇谈怪论猛增,派系越分越细,冲突越来越多,例如“皇汉”内部就常年围绕千奇百怪的正统论展开各种文化歧视和地域攻击。键盘政治最终让所到之处都变得危机四伏,成为恶俗一点就着的火药桶。

文件:84吧点草键政.png
说到自由派,不得不提的就是1984吧,严格来说其虽是个键政贴吧,但很多人只想进行知识性的文学和社科讨论,暗地里根本瞧不起键政,认为其就是“指点江山”并给贴吧生存带来风险。此图为15年初纳系魔怔逼大量涌入的时期一84吧小吧直球点草吧内键政现象的帖子

2015年,722事件后,贴吧官方大力度打击键政,甚至有兔化倾向的二战吧也在17年被封禁,键政圈活跃中心随之移出贴吧。微博“田园女权”、知乎“网左”等,先后势力大增。在一批人对魔怔玩网没有兴趣而流失后,受打压的自由派残余散入外网,素质每况愈下。纳吧曾经的取乐对象“真支黑”和“反向兔”在中推圈居然成了主流,低龄化和跟风空前严重。曾经贴吧键政圈常有文史社科交流的传统,多少都会有些干货,很多贴吧本来也不是专门键政;而推中圈几乎除了故意辱华就是复读标准之吧体

贴吧键政圈衰落后,“网络左圈”成为大陆代表性的反建制派系,除自由派内部原有的一小批左倾人员,主要是自称信奉马克思主义及其分支的诸帮派,以及王毅飞、陈思宇等知乎迫真后现代左翼。其最初只是乌有之乡、红歌会网、四月网、激流网、毛泽东思想旗帜网、红色中国网等网站上的一批毛粉和十年动乱的支持者,后来以方从哲吧小团体为首开始在贴吧发展出较大势力。而一股杀马特网哲味的知乎后现代网左基本上一开始就是独立的恶俗派系,大约17年前后将淫梦和恶俗输出到整个左圈而在恶俗圈引起注意,导致网左圈子得到之吧孙立军吧和喷系的零星点草。

2018年中美两国爆发了延续至今的贸易战,现实的经济下行决定了网络秩序的畸变;中推圈借着支维开张,越发魔怔。“友谊赛”迅速变成了“无限制格斗大赛”。

螺旋内卷

三个循环往复的因素可以说明“键盘侠”滋生戾气的必然性:

  1. 知识沟。键政键史人的知识结构本就绝大多数来自多手传播,知识辩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相信的是断章取义,从而极度碎片化而较少复杂系统视角,与科班人士的论文、论著形成本质区别。这种论战有时知识量相当大,但长期来说弊大于利。“社会生活现象极其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这样键盘辩论极易“抛开真事不谈,假事大谈特谈”。接下来两个因素都会进一步扩大混乱。
  2. 去个体化。 无论有无组织,只要人数够多,个人就会感觉自己被淹没,随之自我意识有所丧失。自己原本的认同,最终多多少少被很多新遭遇的人的“共识”取代。现实中的熟人,已经能够极大影响个人的认知;而由于网上另外的熟人之间交流过于短平快,通常脱离面部表情、语气语调、肢体语言、生活规律等关键信号,更是比现实中的熟人之间互相理解更加困难,拘束进一步减少,无论如何干预,最终也会发展到发言无人做到顾及他人感受,甚至形成诉诸报复的风气。此时键政,就很容易将人格尊严、名誉,甚至财产、隐私,和知识沟所致“完形填空”式的“主张”绑定到一起,于是第三个因素发挥作用。
  3. 自然状态与道德脱离。 键政键史“圈子”里的人,看到自己不认同的观点,便去码字“批评”。然而线上观点不同更加难以涉及线下真实利益,对方自然不会“反思”,结果必然是双方互相刷屏,并且谁也改变不了谁,与哪种观点更合理、有更多证据都完全无关;面对科班人员的不同观点时更甚,只是对方出于学术伦理考量,大概率不作任何回应所以反而幸免于难。键盘侠之间日复一日重复这种不求其实、以胜为故的无效率辩论,刚“批评”完一个人,马上又有日期算法、热度算法、手动引流等机制,引来十个观点更加不同的网民进入辩经,耐心也自然是越来越低,进而开始有人想着“暴力改变”。一旦发生大事件,就会酿成新的知识沟,回到第一个因素。

走出上述恶性循环,在其中一点着力劝退足矣。

  1. 知识沟。面对知识沟,必须有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的觉悟,既要继续锻炼意志力,又要继续学习,缺一不能成事。如果反而“以坚持对线为荣,以潜心求知为耻”,建议结合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MMPI)结果做出决断。
  2. 去个体化。 键政“去个体化”实际上通向的是枯坐屏幕前。放下电子设备是第一急迫的事;但如若线下环境恶劣更甚于网上,甚至无法寻求任何心理安慰,则另当别论。
  3. 自然状态与道德脱离。 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等常用心理治疗都对此有效。但当前心理治疗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也受到键政键史的影响和挑战,既有可能被键政键史“思想”冲击造成职业倦怠,又有可能陷入同样的知识沟、去个体化、自然状态、道德脱离。

注释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