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金圳工业/ICD11精神障碍增减:修订间差异
![]() |
|||
第419行: | 第419行: | ||
进食障碍涉及异常的进食行为和对食物的专注,以及突出的体重和形状问题。 | 进食障碍涉及异常的进食行为和对食物的专注,以及突出的体重和形状问题。 | ||
增加“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异食癖”“反刍-反流障碍”。 | |||
===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 | ===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 | ||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242188600 |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242188600 |
2025年2月27日 (四) 17:46的版本
声明
ICD对世上情境无所不包,但这些情况无一例外总是被人指指点点。
此外,ICD-11还增加了替代医学的“传统医学病证”。
有必要将所有情况都正常化对待,以免Ultranationalism抬头。
原文排版校对不佳,故在此不少改动。
神经发育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516623224
描述
神经发育障碍是指在发育期出现的行为和认知障碍,涉及获得和执行特定智力、运动、语言或社会功能方面的严重困难。
尽管行为和认知缺陷存在于许多可能在发育期出现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中,但只有以神经发育为核心特征的障碍才包括在这一组中。
神经发育障碍的推定病因是复杂的,在许多个别病例中是未知的。
“智力发育障碍,暂定”的地位略有提高。
增加“刻板性运动障碍”。
“阿斯伯格综合征”被等同于“孤独症谱系障碍不伴智力发育障碍,伴轻度或不伴功能性语言受损”。
智力发育障碍,暂定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074941350
编码: 6A00.4
描述
如果有证据表明存在智力发育障碍,但由于当事人:
- 是四岁以下的婴儿或儿童
- 存在感官或身体障碍(如失明、语前聋)
- 存在运动或交流障碍
- 存在严重的问题行为
- 存在其他精神或行为障碍
不可能对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进行有效评估,则可指定为临时性智力发育障碍。
刻板性运动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111628448
编码: 6A06
描述
刻板运动障碍的特征是在早期发育阶段持续(例如持续数月)出现的自愿、重复、刻板、明显无目的(通常是有节奏的)运动,并非由某种物质或药物的直接生理作用(包括戒断停药)引起,并且明显干扰正常活动或导致自我身体伤害。
刻板的非自我伤害行为可包括:身体摇摆,头部摇晃,弹手指,拍手。
刻板的自我伤害行为可包括:头部撞击,自扇耳光,自戳眼睛,咬手、嘴唇或其他身体部位。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405565289
描述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的特点是在现实测试中有明显损伤,行为改变表现为阳性症状,如持续的妄想、持续的幻觉、思维混乱(通常表现为语言混乱)、行为严重混乱,被动和控制的经历,消极症状,如迟钝或平淡情感和逃避,以及精神运动障碍。症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足以偏离预期的文化或亚文化常规。
这些症状并不作为另一种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特征出现(例如,情绪障碍、谵妄或因药物使用引起的障碍)。
此分组中的类目不用于分类文化认可的思想、信仰或行为的表达。
原有的“分裂型人格障碍”概念收缩至此分类。
“紧张症”被单列出去,成为与此平级的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ICD-11不再为精神分裂症分妄想型、青春型、紧张型、未分化型、残余型、单纯型等类型,也取消精神分裂症分类下“精神分裂症后忧郁症”的诊断。
分裂型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8178000
编码: 6A22
描述
行为、外表和语言方面的一种持久的古怪模式(即人的功能至少有几年的特点),伴随着认知和感知扭曲,不寻常的信仰,以及对人际关系的不适感,而且这种不适感往往会降低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症状可能包括拘束或不适当的情感和快感缺失。
可能会出现偏执想法、牵连观念或其他精神病症状,包括任何形式的幻觉,但其强度或持续时间不足以满足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或妄想障碍的诊断要求。
这些症状会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痛苦或损害。
包括术语:
分裂型人格障碍
不包括术语:
孤独症谱系障碍(6A02)、人格障碍(6D10)
上层中的不包括:
急性应激反应(QE84)、一般的丧亲之痛(QE62)
全部索引词:
分裂型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边缘型精神分裂症、潜隐型精神分裂症、潜隐型精神分裂症NOS、精神分裂症精神病前期、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假性病态人格型精神分裂症、假性神经症型精神分裂症
紧张症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486722075
描述
紧张症是一种主要由精神运动障碍引起的综合征,其特征是同时出现几种精神运动活动减少、增加或异常的症状。
紧张症的评估很复杂,需要观察、访谈和体检。
紧张症可在另一种精神障碍的情况下发生,如:
-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 情绪障碍
- 神经发育障碍,特别是自闭症谱系障碍
紧张症也可以在某些精神活性物质中毒或戒断后不久发生,包括:
- 苯环利定(PCP)
- 大麻
- 致幻剂,如麦司卡林或LSD
- 可卡因
- MDMA或相关药物
或在使用某些精神活性和非精神活性药物期间发生,如:
- 抗精神病药物
- 苯二氮卓类药物
- 类固醇
- 双硫仑
- 环丙沙星
最后,紧张症可以作为不可归类于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的医学情况的直接病理生理后果而发生。可能与紧张症有关的医学情况包括: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高钙血症
- 肝性脑病
- 同型半胱氨酸尿症
- 肿瘤
- 头部创伤
- 脑血管病
- 脑炎
心境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76398729
描述
心境障碍是双相及抑郁障碍的统称。
心境障碍根据特殊的心境发作类型及形式来定义。
心境发作的主要类型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混合发作、轻躁狂发作。
心境发作不是独立诊断名称,因此没有相应的诊断条目,但心境发作是大部分抑郁和双相障碍的主要组成部分。
增加了“混合性抑郁焦虑障碍”。
重新定义了双相障碍的“快速循环”和“混合发作”:一天之内心境交替是混合发作,而更慢一些的才可以诊断为快速循环。
混合性抑郁焦虑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314468192
编码: 6A73
描述
混合性抑郁焦虑障碍的特征是在两个星期或更长时间内同时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抑郁症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或对活动的兴趣或乐趣明显减弱。
有多种焦虑症状,可能包括感到紧张、焦虑,无法控制担忧的想法,担心可怕事情发生,难以放松,肌肉紧张,或交感神经自主症状。
单独考虑这两组症状,其严重程度、数量或持续时间都不足以成为诊断另一种抑郁症或焦虑或恐惧相关疾病的理由。
这些症状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领域导致了严重痛苦或严重损害。
没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史表明存在双相情感障碍。
快速循环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567063364
编码: 6A80.5
描述
在双相障碍I型或双相障碍II型的情况下,在过去的12个月中,情绪发作的频率很高(至少4次)。情绪可能从一个极性转换到另一个极性,或者情绪发作可以以缓解期划分。
在心境发作频率较高的个体中,一些心境发作的持续时间可能比通常在双相障碍I型或双相障碍II型中观察到的短。特别是,抑郁期可能只持续数天。
如果抑郁和躁狂症状交替非常迅速(即每天或同一天内),则应诊断为混合发作,而不是快速循环。
强迫症和相关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321276661
描述
强迫症和相关疾病是一组以重复思维和行为为特征的疾病,据信在病因和关键诊断验证方面有相似之处。
诸如强迫症、侵入性思维和思虑等认知现象是这些疾病的一个子集(即强迫症、躯体畸形障碍、疑病和嗅觉参照障碍)的核心,并伴有相关的重复行为。
囤积症与侵入性的不想要的想法无关,而是以一种强迫性的需要积累财产和与丢弃财物有关的苦恼为特征。
该分组还包括以身体为中心的重复性行为障碍,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的、针对身体器官的习惯性行为(如拔毛、扒皮),缺乏突出的认知方面。
这些症状会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伤害。
“拔毛症”从“冲动控制障碍”移动到这个分类。
分类下新增“躯体变形障碍”“嗅觉牵连障碍”“囤积障碍”“抓痕障碍”。
强迫症和相关障碍新分出了自知力的高低。
躯体变形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731724655
编码: 6B21
描述
身体畸形恐惧症的特点是持续专注于一个或多个感知到的外观缺陷或瑕疵,而这些缺陷或瑕疵对他人来说是是不明显无法注意到的,或者只是对他人稍有察觉。
个人经历了过度的自我意识,经常带有参照物的想法(即确信人们正在注意、评判或谈论所感知的缺陷或瑕疵)。
为了回应他们的关注,个人从事重复和过度的行为,包括反复检查所感知的缺陷或瑕疵的外观或严重程度,过度地试图掩饰或改变所感知的缺陷,或明显回避会增加被感知缺陷或瑕疵的痛苦的社交场合或触发因素。
症状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伤害。
嗅觉牵连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119008568
编码: 6B22
描述
嗅觉参照障碍的特点是,持续地专注于认为自己发出了一种被认为是恶臭或令人反感的体味或呼吸,而这种体味或呼吸对他人来说是无法察觉的,或者只是他人轻微察觉。
个人对所感知到的气味有过度的自我意识,往往有参照物的想法(即确信人们正在注意、判断或谈论这种气味)。
为了回应他们的思虑,个人会做出重复和过度的行为,如反复检查体味或检查感知气味来源,或反复寻求安慰保证,过度试图伪装、改变或防止感知的气味,或特别避免社交场合或避免可增加感知恶臭或攻击性气味所带来苦恼的触发因素。
症状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损害。
囤积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991016628
编码: 6B24
描述
囤积障碍的特点是积累财物,导致生活空间变得杂乱无章,以至于其使用或安全受到影响。
囤积是由于与囤积物品相关的重复性冲动或行为,以及由于感知到需要保存物品而难以丢弃物品和丢弃物品带来的痛苦。
如果生活区被整理,这只是由于第三方的干预(如家庭成员、清洁工、当局)。
聚敛可能是被动的(如积累收到的传单或邮件)或主动的(如过度获取免费、购买或偷窃的物品)。
这些症状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困扰或损害。
抓痕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726494117
编码: 6B25.1
描述
抓痕障碍的特点是反复抠自己的皮肤,导致皮损,同时试图减少或停止这种行为但不成功。
最常见的抠皮部位是面部、手臂和手,但许多人从多个身体部位抠皮。
抠皮行为可能在一天中多次短暂发生,或不太频繁但持续时间较长。
这些症状会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受到严重困扰或严重损害。
应激相关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991786158
描述
应激相关障碍直接与暴露于压力或创伤性事件,或一系列此类事件或不良经历相关。
对于这一组中的每一种障碍,可识别的压力源是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因素。虽然不是所有接触到已确定的压力源的人都会发展成障碍,但如果没有经历过压力源,本组中的障碍就不会发生。
本组中一些障碍的压力事件属于正常的生活经历范围(例如,离婚、社会经济问题、丧亲),另一些障碍则需要经历具有极端威胁性或恐怖性的压力源(即潜在的创伤性事件)。
对于这一组中的所有障碍,区分这些障碍的是对压力事件产生的症状的性质、模式和持续时间,以及相关的功能损害。
增加“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原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区别。
增加“反应性依恋障碍”和“脱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
“延长哀伤障碍”上升到与其出处“适应障碍”平行。
创伤后应激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2070699808
描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可能在暴露于极度危险或恐怖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后发展起来的。
它的特点是:
- 以生动的侵入性记忆、闪回或噩梦的形式重新体验创伤事件或当前事件。重新体验可能通过一种或多种感官方式发生,通常伴随着强烈或压倒性情绪,特别是恐惧或恐怖,以及强烈的身体感觉
- 回避对该事件的想法和记忆,或回避让人联想到该事件的活动、情景或人物
- 持续感觉到当前威胁的加剧,例如表现为过度警觉或对意外噪音等刺激的惊吓反应增强
这些症状至少持续数周,并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严重损害。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585833559
编码: 6B41
描述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是一种在暴露于一个或一系列具有极端威胁性或恐怖性质的事件后可能出现的障碍,最常见的是难以或不可能逃脱的长时间或重复性事件(例如酷刑、奴隶、种族灭绝运动、长期家庭暴力、反复的童年性虐待或身体虐待)。
需要符合PTSD的所有诊断要求。
此外,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是严重和持久的:
- 情感调节问题
- 认为自己被削弱、挫败或无价值感,并伴有与创伤事件有关的羞耻感、内疚感或失败感
- 难以维持关系,感觉与他人亲近困难
这些症状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严重损害。
延长哀伤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183832314
编码: 6B42
描述
长期悲伤障碍是指在伴侣、父母、子女或其他与丧亲者关系密切的人死亡后,出现持续和普遍的悲伤反应,其特点是对死者的思念或对死者的持续关注,并伴有强烈的情感痛苦(例如:悲伤、内疚、愤怒、否认、责备、难以接受死亡、感觉失去了部分自我、无法体验积极的情绪、情绪麻木、难以参与社交或其他活动)。
悲伤反应在失去亲人后持续了一段不寻常的时间(至少超过6个月),并且明显超出对个人文化和背景预期的社会、文化或宗教的规范。
持续时间较长的悲痛反应,在个人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下属于正常的悲痛期,被视为正常的丧亲反应,不被指定为诊断。
这种干扰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领域造成了严重损害。
反应性依恋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867081699
编码: 6B44
描述
反应性依恋障碍的特点是在儿童早期出现严重异常的依恋行为,这些行为发生在儿童照料严重不足的历史背景下(如严重忽视、虐待、机构剥夺)。即使有足够的初级照顾者,儿童也不会向初级照顾者寻求安慰、支持和抚育,很少对任何成人表现出寻求安全的行为,而且在提供安慰时也不作出反应。
反应性依恋障碍只能在儿童中诊断,而且这种障碍的特征在儿童出生后的头5年内就会形成。
然而,在1岁(或智龄9个月)之前,或在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情况下,不能诊断这种障碍,因为此时选择性依恋的能力可能还没有完全发育。
脱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467941148
编码: 6B45
描述
去抑制型社会参与障碍的特点是严重异常的社会行为,发生在有严重不适当儿童照料史的背景下(例如,严重忽视、机构剥夺)。孩子不加选择任意地接近成年人,对接近缺乏戒心,会和不熟悉的成年人一起离开,对陌生人表现出过于熟悉的行为。
去抑制型社会参与障碍只在儿童中被诊断出来,且这种障碍的特征会在出生后的头5年内发展。
然而,在1岁(或智龄9个月)之前,或在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情况下,不能诊断这种障碍,因为此时选择性依恋的能力可能还没有完全发育。
分离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08180424
描述
分离性障碍的特点是不由自主地中断或不连续地整合以下一项或多项内容:
- 身份
- 感觉
- 知觉
- 情感
- 思想
- 记忆
- 对身体运动的控制
- 行为
中断或不连续可能是完全的,但部分性更常见,每天甚至每小时都可能不同。
分离性障碍的症状不是由于药物或物质的直接作用(包括戒断效应),也不能由另一种精神障碍、行为障碍、神经发育障碍、睡眠-觉醒障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健康状况更好地解释,也不是公认的文化、宗教或精神实践的一部分。
分离性障碍中的分离症状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显著损害。
新加入“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253124068
编码: 6B66
描述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出现“去人格化”的体验,或“去现实化”的体验,或两者兼而有之。
去人格化的特点是:体验到自我是陌生的或不真实的,或感觉与自己的思想、感受、感觉、身体或行为分离,或仿佛自己是一个外部观察者。
现实感丧失的特点是:把其他人、物体或世界看成是奇怪的或不真实的(例如,像梦一样、遥远的、朦胧的、无生命的、无色的或视觉上扭曲的),或感觉与周围环境分离。
在去人格化或去现实化的经历中,现实测试仍然保持完整。
去人格化或去现实化的体验并不完全发生在另一种分离性障碍期间,也不能用另一种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来更好地解释;去人格化或去现实化的经历不是由于物质或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包括戒断效应),也不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或头部创伤所致。
这些症状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困扰或损害。
喂食或进食障碍
喂养和进食障碍涉及异常的进食或喂养行为,这些行为不能用其他健康状况来解释,也不适合发展或文化上的认可。
喂养障碍涉及与体重和体形问题无关的行为障碍,如进食非食用物质或自愿反刍食物。
进食障碍涉及异常的进食行为和对食物的专注,以及突出的体重和形状问题。
增加“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异食癖”“反刍-反流障碍”。
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242188600
编码: 6B83
描述
回避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ARFID)的特点是回避或限制食物摄入,从而至少导致两种情况之一:
- 摄入的食物数量或种类不足以满足足够的能量或营养需求,导致体重明显下降,临床上出现明显的营养缺乏,依赖口服营养补充剂或管饲,或对个人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 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领域出现明显损害(例如,由于回避或与参与涉及饮食的社会经历有关的痛苦)。
饮食行为的模式不是出于对体重或体形的关注。限制食物摄入及其对体重、健康的其他方面或功能的影响不是由于无法获得食物,不是其他疾病(如食物过敏、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精神障碍的表现,也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包括戒断效应。
异食癖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833390860
编码: 6B84
描述
异食癖的特点是经常食用非营养物质,如
- 非食物的物体和材料(如粘土、土壤、粉笔、石膏、塑料、金属和纸张)
- 食物原料(如大量的盐或玉米粉)
这种行为持续或严重到需要临床关注的程度,而这些人已经达到可以区分食用和非食用物质的发育年龄(大约2岁)。也就是说,该行为对健康造成损害、功能受损,或因摄入的物质或物品的频率、数量或性质而造成重大风险。
反刍-反流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205760590
编码: 6B85
描述
反刍-反流障碍的特征是有意和反复将先前吞下的食物带回口腔(即反刍),这些食物可能会被再次咀嚼和吞下(即反刍),也可能被故意吐出(但不像呕吐)。
反刍行为是频繁的(每周至少几次),并持续了至少数周时间。
另一种直接导致返流(如食管狭窄或影响食管功能的神经肌肉疾病)或导致恶心或呕吐(如幽门狭窄)的疾病不能完全解释返流行为。
反刍-反流障碍只能在发育年龄至少达到2岁的个体中诊断。
躯体不适或躯体体验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794195577
描述
躯体痛苦和躯体体验障碍的特点是个人对其身体的体验出现紊乱。
躯体痛苦障碍包括个人感到痛苦的身体症状,并且过度关注这些症状。
身体完整性烦躁症是指一个人对身体体验的干扰,表现为持续渴望拥有一个特定的身体残疾,伴随着持续的不适,或对目前非残疾的身体结构有强烈的不适当感。
本分类是全新的。
本分类下实现了“躯体不适障碍”与“疑病症”的划界。“躯体不适障碍”的躯体症状比较明显,而“疑病症”的躯体症状不明显或干脆不存在。
躯体不适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767044268
编码: 6C20
描述
躯体不适障碍的特点是存在令个人痛苦的身体症状,以及对症状的过度关注,这可能表现为反复与医疗保健提供者接触。
如果另一个健康状况引起或促成了这些症状,那么相对于其性质和进展,关注的程度显然是过度的。
过度关注不能通过适当的临床检查和调查以及适当的安抚来缓解。
身体症状是持续的,在大多数日子里至少持续几个月。通常情况下,身体不适障碍涉及多种身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随时间变化。偶尔会有一个单一的症状——通常是疼痛或疲劳——与该障碍的其他特征有关。
这些症状和相关的苦恼和关注至少对个体的功能产生了一些影响(如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或职业功能的效率降低,放弃特定的休闲活动)。
身体一致性烦恼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256572629
编码: 6C21
描述
躯体完整性躁动的特点是强烈而持久地希望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身体残疾者(如主要肢体截肢者、截瘫、失明),在青春期早期发病,并伴有持续不适感,或对目前非残疾的身体构造有强烈不适感。
对身体残疾的渴望导致了有害的后果,表现为对这种渴望的关注(包括花时间假装残疾)严重干扰了生产力、休闲活动或社会功能(例如,此人不愿意有亲密关系,因为这将使他难以假装),或者试图真正成为残疾人,导致此人的健康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这种障碍不能由另一种精神障碍、行为障碍、神经发育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或另一种医疗状况,或装病,来更好地解释。
物质使用或成瘾行为所致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602669465
描述
物质使用或成瘾行为所致障碍是指由于使用主要的精神活性物质(包括药物)或特定的重复性奖励和强化行为而产生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物质使用所致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590211325
描述
物质使用引起的障碍包括因单次或重复使用具有精神活性物质(包括某些药物)引起的障碍,包括至少十四类精神活性物质有关的疾病。
通常情况下,最初使用这些物质会产生令人愉快或吸引人的精神活性效应,随着重复使用而得到回报和强化作用。随着持续使用,所包括的许多物质有能力产生依赖性。它们也有可能对精神和身体健康造成多种形式的伤害。
由非精神活性物质的非医疗性有害使用导致的疾病,也包括在这一类别中。
诊断全部细化、明确化:
- “有害性使用”和“有害性使用模式”。前者只需一次,而后者的条件是:如果是间断性使用,至少持续12个月;如果是持续性使用(例如,每天或几乎每天使用),则该模式持续至少1个月。
- “依赖”和“戒断”
- “中毒”
- “所致谵妄/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
以“戒断”和“中毒”为首,症状也全部细化、明确化。
子项由于过于敏感在此不表。
成瘾行为所致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499894965
描述
由成瘾行为所致障碍是可识别、具有临床意义的综合征,与痛苦或对个人功能干扰有关,这些症状是由于重复奖励行为产生,而非使用产生依赖的物质。
由成瘾行为所致障碍包括赌博障碍和游戏障碍,可能涉及在线和离线行为。
不包括术语:
强迫性性行为障碍(6C72)、性欲倒错障碍(6D30-6D3Z)
本部分增补了“游戏障碍”(一切电子游戏,无论线上线下)。
网赌也被纳入“赌博障碍”条件。
赌博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041487064
编码: 6C50
描述
赌博障碍的特征是持续或反复的赌博行为模式,可能是在线(即通过互联网)或离线,表现为:
- 对赌博的控制能力受损(例如,开始、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终止、背景)
- 越来越重视赌博,使赌博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
- 尽管发生了负面后果,但仍继续赌博或升级
赌博行为模式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偶发和反复出现的。
赌博行为给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造成重大困扰或重大损害。
赌博行为和其他特征通常至少在12个月内表现明显,才能被诊断为赌博障碍,但如果符合所有诊断要求且症状严重,所需时间可以缩短。
游戏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448597234
编码: 6C51
描述
游戏障碍的特征是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模式(“数字游戏 ”或“视频游戏”),可能是在线(即通过互联网)或离线,具体表现如下:
- 对游戏的控制能力受损(例如,开始、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终止、背景)
- 游戏的优先级增加,以至于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
- 尽管出现了负面影响,但游戏仍在继续或升级
游戏行为模式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明显困扰或严重损害。
游戏行为和其他特征通常至少在12个月内表现明显,才能被诊断为游戏障碍,但如果符合所有诊断要求且症状严重,所需时间可以缩短。
不包括术语:危险的游戏(QE22)、双相I型障碍(6A60)、双相II型障碍(6A61)
冲动控制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826065555
描述
冲动控制障碍的特征是,尽管对个人或他人造成长期伤害、对行为模式感到明显困扰,或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严重损害,但至少在短期内,仍无法抵制执行对个人有益的行为的冲动、驱动力。
冲动控制障碍涉及一系列特指行为,包括放火、偷窃、性行为和爆发性行为。
增补“强迫性性行为障碍”和“间歇性暴怒障碍”。
强迫性性行为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630268048
编码: 6C72
描述
强迫性性行为障碍的特征是持续无法控制强烈、重复的性冲动或性欲望,从而导致重复的性行为。
症状可能包括:
- 重复的性活动成为患者生活的重心,以至于忽视了健康和个人护理或其他兴趣、活动和责任
- 多次试图大幅减少重复的性行为,但都没有成功
- 不顾不良后果继续重复的性行为,或根本没有或很少从中获得满足感。
无法控制强烈的性冲动或性欲望以及由此导致重复的性行为模式在较长时间内(如 6 个月或更长时间)表现出来,并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明显的困扰或重大损害。
与道德判断完全有关的困扰,和对性冲动、性欲望、性行为的不认同,不足以满足这一要求。
间歇性暴怒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295017661
编码: 6C73
描述
间歇性暴怒障碍的特征是反复出现短暂的言语或肢体攻击或破坏财产行为,表现为无法控制攻击性冲动,其爆发强度或攻击程度与挑衅或引发的社会心理压力严重不成比例。
这些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行为障碍、神经发育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也不是长期愤怒和易怒模式的一部分(如对立违抗障碍)。
行为模式的严重程度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受损。
睡眠-觉醒障碍
“睡眠-觉醒障碍”诊断更强调躯体原因,而淡化精神原因。
人格障碍及相关人格特质
上层中的不包括:
急性应激反应(QE84)、一般的丧亲之痛(QE62)
编码至他处:
继发性人格改变(6E68)
人格障碍方面弃用了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SPD)之类的精神分析人格观,因而弃用原有的十项特定人格障碍诊断。
所谓的“抑郁性人格”是“恶劣心境障碍”,所谓的“环性人格”是“环性心境障碍”。
原有的“分裂型人格障碍”完全指向一种“精神病性障碍”,而不是“人格障碍”。
突出的人格特征或模式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128733473
编码: 6D11
描述
特征领域可用于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用以描述患者最显著、人格紊乱最核心的特征。
没有人格障碍、人格困难的个体,其人格特征领域是连续性的。
特征领域不是诊断类别,而是代表一系列与人格结构相应的维度。
可使用尽可能多的特征领域描述人格功能。人格紊乱越严重,显著的特征领域就越多。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负性情感特征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953246526
编码: 6D11.0
描述
负性情感特征领域的核心特点是体验广泛负性情绪的倾向。
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负性情感特征的常见表现有:
- 体验到广泛的负性情绪,频率和强度与情景不相符
- 情绪不稳
- 情绪调节差
- 消极态度
- 低自尊
- 低自信
- 不信任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分离特征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919081088
编码: 6D11.1
描述
分离特征领域的核心特点是保持人际距离(社交分离)和保持情感距离(情感分离)的倾向。
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分离特征的常见表现有:
- 社交分离(回避社交,缺少友谊,回避亲密)
- 情感分离(保留、冷淡、有限的情感表达和体验)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社交紊乱特征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913158855
编码: 6D11.2
描述
社交紊乱特征领域的核心特征是漠视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包含自我中心和缺乏共情。
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社交紊乱特征的常见表现有:
- 自我中心(如权利感,期待他人崇拜,积极和消极的寻求注意行为,关注自我而非他人的需求、欲望和舒适)
- 缺乏共情(即对自己行为造成他人的伤害漠不关心,包括欺骗、操控、利用他人,刻薄或肢体攻击,对他人的痛苦冷漠,为达成自己的目标而冷酷无情)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脱抑制特征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387934990
编码: 6D11.3
描述
脱抑制特征领域的核心特点是基于即时外在或内在刺激(即感觉、情感、思维)的轻率应对而不考虑可能负面结果的倾向。
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脱抑制特征的常见表现有:
- 冲动
- 分心
- 不负责
- 轻率
- 无计划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强迫性特征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848330288
编码: 6D11.4
描述
强迫性反应性格特质领域的核心特征是狭隘地专注于自己僵化的完美标准和是非标准,并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控制情境以确保符合这些标准。
强迫性反应性格的常见表现形式包括:
- 完美主义 (例如,对社会规则、义务和是非观的关注,对细节的一丝不苟,刻板、系统、日常惯例,超强的日程安排和计划性,强调组织、有序和整洁)
- 情绪和行为约束(例如,对情绪表达的严格控制,固执和僵化,规避风险,锲而不舍和深思熟虑)
边缘型模式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2006821354
编码: 6D11.5
描述
边缘型人格障碍模式可适用于其人格障碍模式具有以下特征的个人:
- 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普遍不稳定,并具有明显的冲动性
- 疯狂地逃避现实或想象中的遗弃
- 不稳定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
- 身份障碍,表现为明显和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
- 在消极情绪高涨的状态下容易鲁莽行事,导致潜在的自我伤害行为
- 反复出现自残行为
- 由于情绪反应明显而导致情绪不稳定
- 长期感到空虚
- 不适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愤怒
- 在情绪高度亢奋的情况下出现短暂的分离症状或类似精神病样特征
神经认知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213458094
描述
神经认知障碍的特点是认知功能的主要临床缺陷是获得性,而非发育性。
也就是说,神经认知障碍并不包括从出生时就存在的认知功能障碍,也不包括通常在发育期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这些障碍被分类于神经发育障碍。
相反,神经认知障碍是指认知功能从以前达到的水平下降。
尽管许多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都存在认知障碍,但只有以认知为核心特征的障碍才被归入神经认知障碍组。
如果可以确定神经认知障碍的潜在病理和病因,则应将确定的病因单独分类。
增加“轻度神经认知障碍”和“遗忘障碍”。
各种“痴呆”定义细化、明确化。
轻度神经认知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95531803
编码: 6D71
描述
轻度神经认知障碍的特征是,相对于个人的年龄和病前的一般认知功能水平而言,在一个或多个认知领域出现轻度损伤,这代表了个体先前功能水平的下降。诊断是基于患者、信息提供者或临床观察的报告,并附有通过量化临床评估或标准化认知测试得出的认知功能受损的客观证据。
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不足以严重影响患者从事与个人、家庭、社交、教育和/或职业功能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相关活动的能力。
认知障碍并非正常衰老所致,可能是静态的、渐进的,也可能基于病因或治疗而解决或改善。认知障碍可能是由于根本的神经系统获得性疾病、创伤、感染或其他影响大脑的疾病过程、使用特定物质或药物、营养缺乏或接触毒素所致,也可能病因未定。功能障碍并非由目前药物中毒或戒断所致。
遗忘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386330688
编码: 6D72
描述
遗忘障碍的特征是,在无其他明显认知障碍的情况下,相对于预期年龄和病前认知功能的一般水平,记忆力明显减退,这表明患者的功能水平比以前有所下降。
表现为获取、学习和/或保留新信息方面的缺陷,可能包括在无意识障碍、精神状态改变或谵妄的情况下无法回忆起以前学过的信息。
近期记忆通常比远期记忆受到的干扰更大,而立即回忆有限信息的能力通常相对较好。
记忆障碍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严重受损。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神经系统获得性疾病、创伤、感染或其他影响大脑的疾病过程、使用特定物质或药物、营养缺乏或接触毒素,或病因未定。功能障碍并非由于当前药物中毒或戒断所致。
路易体病所致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777436789
编码: 6D82
描述
路易体病患者在出现运动性帕金森症状之前或之后一年内出现的痴呆,以存在路易体为特征。
路易体是脑干、边缘区、前脑和新皮质中含有α突触核蛋白和泛素的神经元间内包涵体。
发病隐匿,常伴有注意力和执行功能障碍。这些认知障碍通常伴有视幻觉和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症状。也可能出现其他感官模式的幻觉、抑郁症状和妄想。症状表现通常在数天内变化很大,因此需要进行纵向评估并与谵妄相鉴别。
在认知症状出现后约 1 年内常出现自发性帕金森病的情况。
额颞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831337417
编码: 6D83
描述
额颞痴呆(FTD)是一组主要影响额叶和颞叶的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该病通常起病隐匿,病程逐渐加重。
目前已描述了几种综合征变异(其中一些已确定有遗传基础或家族性),包括:
-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人格和行为改变(如执行功能障碍、冷漠、社会认知退化、重复行为和饮食改变)
- 主要表现为语言缺陷(包括语义、语法、语音的失能或不流畅)
- 主要表现为与运动有关的缺陷(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多系统萎缩或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 主要表现为这些缺陷的组合
记忆功能通常保持相对完整,特别在疾病的早期阶段。
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使用所致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035710165
编码: 6D84.1
描述
因使用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痴呆症的特征是出现持续的认知障碍(如记忆问题、语言障碍和无法完成复杂的运动任务),符合痴呆症的定义要求,并被认为是使用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的直接后果,且持续时间超过通常的作用持续时间或与药物相关的戒断综合征。
使用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的剂量和持续时间必须足以产生认知障碍。
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未诱发其他原因的认知障碍,如其他疾病导致的痴呆。
挥发性吸入剂使用所致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694002628
编码: 6D84.2
描述
使用挥发性吸入剂所致痴呆症的特征是出现持续的认知障碍(如记忆问题、语言障碍和无法完成复杂的运动任务),符合痴呆症的定义要求,被认为是使用或接触吸入剂的直接后果,且持续时间超过与该物质相关的作用或戒断综合征的通常持续时间。
使用或接触吸入剂的量和持续时间必须足以产生认知障碍。
并非由挥发性吸入剂诱发的疾病(如其他病症导致的痴呆)不能更好地解释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所致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494928041
编码: 6D85.0
描述
帕金森病所致痴呆发生在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其特征是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力和视觉空间功能受损。也可能出现情绪变化、冷漠和幻觉等精神和行为症状。
发病隐匿,症状逐渐加重。
亨廷顿舞蹈病性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397836700
编码: 6D85.1
描述
亨廷顿舞蹈病性痴呆是广泛脑退化的一部分,由HTT基因三核苷酸重复扩展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起病隐袭,常见于三四十岁者,缓慢进展。起始症状常包括执行功能损害,而少见记忆损害,随后出现亨廷顿病特征性的运动损害(运动迟缓和舞蹈病)。
暴露于重金属或其他毒素所致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710305644
编码: 6D85.2
描述
因接触重金属和其他毒素所致痴呆症,是由于接触了特定重金属,如透析水中的铝、铅、汞或锰。
暴露于重金属和其他毒素导致痴呆的特征性认知障碍,取决于患者接触的特定重金属或毒素,但也可能影响任何认知领域。
症状的发作与接触有关,尤其是急性接触时,进展可能很快。在许多情况下,一旦发现并停止接触,症状可逆。
脑成像或神经电生理检测等检查可能出现异常:
- 铅中毒与脑成像异常有关,包括广泛钙化和脑室周围白质、基底节-下丘脑和脑桥的MRI T2加权图像信号增强
- 铝中毒导致的痴呆可能表现出特征性阵发性高压δ脑电图变化
检查还可发现其他特征,如铅、砷或汞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173624218
编码: 6D85.3
描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痴呆在HIV疾病进展中,没有HIV感染之外的疾病或问题能解释其临床特征。
尽管根据HIV病理过程可能存在各种认知缺陷,但典型缺陷为皮质下认知模式,包括执行功能、处理速度、注意、新知识学习损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痴呆的病程变化多样,包括临床缓解、功能逐渐下降或提高、症状波动。
随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出现,罕见认知功能快速下降。
多发性硬化所致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388810416
编码: 6D85.4
描述
多发性硬化引起的痴呆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多发性硬化这种脱髓鞘疾病对大脑的影响所致。
症状起病隐匿,并非继发于原发疾病(即多发性硬化症)的功能障碍。
认知障碍因脱髓鞘的部位而异,但通常包括处理速度、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等方面的缺陷。
朊病毒病所致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206955889
编码: 6D85.5
描述
朊病毒病所致痴呆是一种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一组海绵状脑病引起,其病因是朊病毒蛋白在大脑中异常积累。
这些疾病可能是散发性,或遗传性(由朊病毒蛋白基因突变引起),或传播性(从感染者获得)。
起病隐匿,症状和功能损害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认知缺陷、共济失调和运动症状(肌阵挛、舞蹈症或肌张力障碍)。
诊断通常基于脑成像研究、脊髓液中存在特征性蛋白质、脑电图或基因检测。
正常压力脑积水所致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129134415
编码: 6D85.6
描述
正常压力脑积水所致痴呆是由特发性、非梗阻性原因导致脑脊液在大脑中过度积聚,但也可能继发于出血、感染或炎症。
病情发展渐进,但干预(如分流术)可能改善症状,尤其在病程早期进行干预。
典型的认知障碍包括处理速度下降、执行功能和注意力缺陷。这些症状通常还伴有步态异常和尿失禁。
通常需要通过脑成像显示脑室容量和脑移位特征,以确诊该病。
糙皮病所致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868851323
编码: 6D85.8
描述
糙皮病所致痴呆是由于饮食中持续缺乏维生素 B3(烟酸)或色氨酸,或由于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某些药物(如异烟肼)的影响导致胃肠道吸收不良。
糙皮病的核心症状包括皮肤病(对阳光敏感、皮损、脱发和水肿)和腹泻。
如果长期营养缺乏,出现认知症状,包括攻击性、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和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和虚弱。
补充营养(如烟酸)治疗通常可使症状逆转。
唐氏综合征所致痴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94105820
编码: 6D85.9
描述
唐氏综合征所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异常增生和积累导致β-淀粉状蛋白块和tau缠结形成有关。APP 基因表达增加的原因是其位于 21 号染色体上,而唐氏综合症患者的 21 号染色体是异常的三倍体。
认知缺陷和神经病理学特征与阿尔茨海默病相似。
该病通常在患者四十岁后发病,功能逐渐减退,50% 或更多的唐氏综合征患者受到影响。
影响健康状态或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249056269
描述
本章中的类目适用于分类于他处的疾病、损伤或外部原因以外的被记录为“诊断”或“问题”的情况。主要有两种情况:
- 当一个可能患病或未患病的人因某些特定目的而与保健机构接触时。例如:
- 为当前情况接受限定性医疗或服务
- 捐献器官或组织
- 接受预防接种
- 讨论本身不是疾病或损伤的问题
- 当存在影响个人健康状况但本身并不是疾病或损伤的情况或问题时。这种情况或问题:
- 可能在人口调查期间被查出,而此人当时可能患病或未患病
- 当某人因某种疾病或损伤接受医疗时,作为附加信息记录在案
社会排斥或拒绝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292381213
编码: QE03
描述
基于个人特征的排斥和拒绝,如外貌、性取向、性别认同和表达、疾病或行为。
不包括术语:
与感觉成为不良歧视或迫害的目标(QE04)
全部索引词:
社会剥夺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959206590 社会排斥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21501215 社会隔离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889497106 社会拒绝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419793186
与感觉成为不良歧视或迫害的目标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948692361
编码: QE04
描述
被个人认为是现实的迫害或歧视,基于某些群体的成员身份(如按肤色、宗教、民族血统、性取向、性别认同和表达等定义)而非个人特征。
不包括术语
社会排斥或拒绝(QE03)
全部索引词:
暴露于歧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239857618
民族歧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033620609
政治歧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207945840
种族歧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307610801
宗教歧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54989531
性别歧视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416423776
歧视引起的社会拒绝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900301324
暴露于迫害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996528538
社会迫害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827505787
迫害引起的社会拒绝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801316497
危险的赌博或博彩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233747706
编码: QE21
描述
危险赌博和博彩是指赌博或博彩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增加了对个人或周围其他人造成有害身心健康后果的风险。增加的风险可能来自赌博或博彩的频率、花费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或赌博或博彩的环境、忽视其他活动和优先事项、与赌博或博彩或其环境相关的危险行为、赌博或博彩的不良后果,或来自于这些因素的组合。
尽管人们意识到对个人或他人造成伤害的风险增加,但赌博或博彩的模式往往持续存在。
当赌博或博彩模式需要得到卫生专业人员的关注和建议,但不符合赌博障碍的诊断要求时,可使用该类目。
不包括术语:
赌博障碍(6C50)
上层中的不包括:
一般生活任务或生活管理的困难或需要帮助(QF21)
危险的游戏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586542716
编码: QE22
描述
危险游戏是指一种游戏模式,无论在线或离线,都会明显增加对个人或周围其他人造成有害身心健康后果的风险。
增加的风险可能来自游戏的频率、花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对其他活动和优先事项的忽视、与游戏或其背景相关的危险行为、游戏的不良后果,或这些因素的组合。
尽管意识到个人或他人受到伤害的风险增加,但这种游戏模式往往持续存在。
当游戏行为模式需要卫生专业人员的关注和建议,但不符合游戏障碍的诊断要求时,可以使用此分类。
不包括术语:
游戏障碍(6C51)
上层中的不包括:
一般生活任务或生活管理的困难或需要帮助(QF21)
急性应激反应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505909942
编码: QE84
描述
急性应激反应是指由于暴露于具有极端威胁或恐怖性质(如自然或人为灾害、战斗、严重事故、性暴力、攻击)的事件或情况(短期或长期)而产生的短暂情绪、身体、认知或行为症状。
症状可能包括焦虑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心动过速、出汗、脸红)、发呆、困惑、悲伤、焦虑、愤怒、绝望、过度活动、不活动、社交退缩或昏迷。
鉴于压力源的严重程度,对压力源的反应被认为是正常的,通常在事件发生后几天内或在脱离威胁环境后开始消退。
包括术语:
严重的危机反应、急性压力性反应
不包括术语: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上层中的不包括:
应激相关障碍(6B40-6B4Z)
全部索引词:
急性应激反应、急性处境障碍、急性应激反应、弹震症、对异常压力的麻木反应、精神性休克、危机状态、急性应激障碍、严重的危机反应、急性压力性反应、短暂反应性分离性障碍、急性情景障碍、急性应激反应激动状态、急性应激反应情感危机、对异常压力的恐慌反应、衰竭性谵妄、衰竭性精神病、对异常压力的神游反应、战斗疲劳
附录
“性别认同障碍”改成“性别不一致”,但子项仍然可以特殊编码。
青春期或成年期性别不一致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90875286
编码: HA60
描述
青春期和成年期性别不一致的特点是个体的经验性别和指定性别之间存在明显且持续的不一致,往往导致 "转变 "的愿望,以便作为一个经验性别的人生活和被接受,通过激素治疗、手术或其他医疗保健服务,使个人的身体尽可能地与经验性别一致。
青春期开始之前不能给与此诊断。
仅仅是性别差异行为和偏好本身并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不包括术语:
性欲倒错障碍(6D30-6D3Z)
上层中的不包括:
性欲倒错障碍(6D30-6D3Z)
全部索引词:
青春期或成年期性别不一致、易性、易性症、青少年和成人性别焦虑(已弃用)、变性
童年期性别不一致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344733949
编码: HA61
描述
童年期性别不一致的特点是青春期前儿童的个人经验/表达性别与指定性别之间存在明显不一致。它包括:
- 强烈愿望成为与指定性别不同的性别
- 儿童强烈不喜欢其性解剖结构或预期的第二性征
- 强烈渴望获得与经验性别相匹配的性解剖结构或预期的第二性征
- 玩具、游戏、活动、玩伴,遵从典型的经验性别,而不是指定性别
这种不一致必须持续约2年。单纯性别差异行为和偏好本身并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不包括术语:
性欲倒错障碍(6D30-6D3Z)
上层中的不包括:
性欲倒错障碍(6D30-6D3Z)
全部索引词:
童年期性别不一致、儿童性别焦虑症(已弃用)、童年期性心理认同障碍、童年期性别认同或角色障碍、儿童性别焦虑(已弃用)
未特指的性别不一致
编码: HA6Z
上层中的不包括:
性欲倒错障碍(6D30-6D3Z)
全部索引词:
未特指的性别不一致、跨性别、性别焦虑(已弃用)、性别认知障碍、性别认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