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金圳工业/ICD11精神障碍增减
说明
原文排版校对不佳,故在此不少改动。
嗅觉牵连障碍[1]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119008568
编码: 6B22
描述
嗅觉参照障碍的特点是,持续地专注于认为自己发出了一种被认为是恶臭或令人反感的体味或呼吸,而这种体味或呼吸对他人来说是无法察觉的,或者只是他人轻微察觉。
个人对所感知到的气味有过度的自我意识,往往有参照物的想法(即确信人们正在注意、判断或谈论这种气味)。
为了回应他们的思虑,个人会做出重复和过度的行为,如:
- 反复检查体味或检查感知气味来源
- 反复寻求安慰保证
- 过度试图伪装、改变或防止感知的气味
- 特别避免社交场合
- 避免可增加感知恶臭或攻击性气味所带来苦恼的触发因素
症状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损害。
应激相关障碍[2]
创伤后应激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2070699808
描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可能在暴露于极度危险或恐怖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后发展起来的。
它的特点是:
- 以生动的侵入性记忆、闪回或噩梦的形式重新体验创伤事件或当前事件。重新体验可能通过一种或多种感官方式发生,通常伴随着强烈或压倒性情绪,特别是恐惧或恐怖,以及强烈的身体感觉
- 回避对该事件的想法和记忆,或回避让人联想到该事件的活动、情景或人物
- 持续感觉到当前威胁的加剧,例如表现为过度警觉或对意外噪音等刺激的惊吓反应增强
这些症状至少持续数周,并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严重损害。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585833559
编码: 6B41
描述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是一种在暴露于一个或一系列具有极端威胁性或恐怖性质的事件后可能出现的障碍,最常见的是难以或不可能逃脱的长时间或重复性事件(例如酷刑、奴隶、种族灭绝运动、长期家庭暴力、反复的童年性虐待或身体虐待)。
需要符合PTSD的所有诊断要求。
此外,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是严重和持久的:
- 情感调节问题
- 认为自己被削弱、挫败或无价值感,并伴有与创伤事件有关的羞耻感、内疚感或失败感
- 难以维持关系,感觉与他人亲近困难
这些症状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严重损害。
游戏障碍[3]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448597234
编码: 6C51
描述
游戏障碍的特征是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模式(“数字游戏 ”或 “视频游戏”),可能是在线(即通过互联网)或离线,具体表现如下:
- 对游戏(如开始、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终止、背景)的控制能力受损
- 游戏的优先级增加,以至于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
- 尽管出现了负面影响,但游戏仍在继续或升级
游戏行为模式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明显困扰或严重损害。
游戏行为和其他特征通常至少要持续 12 个月才能诊断,尽管如果符合所有诊断要求且症状严重,所需持续时间可能缩短。
人格障碍特征[4]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负性情感特征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953246526
编码: 6D11.0
描述
负性情感特征领域的核心特点是体验广泛负性情绪的倾向。
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负性情感特征的常见表现有:
- 体验到广泛的负性情绪,频率和强度与情景不相符
- 情绪不稳
- 情绪调节差
- 消极态度
- 低自尊
- 低自信
- 不信任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分离特征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919081088
编码: 6D11.1
描述
分离特征领域的核心特点是保持人际距离(社交分离)和保持情感距离(情感分离)的倾向。
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分离特征的常见表现有:
- 社交分离(回避社交,缺少友谊,回避亲密)
- 情感分离(保留、冷淡、有限的情感表达和体验)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社交紊乱特征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1913158855
编码: 6D11.2
描述
社交紊乱特征领域的核心特征是漠视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包含自我中心和缺乏共情。
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社交紊乱特征的常见表现有:
- 自我中心(如权利感,期待他人崇拜,积极和消极的寻求注意行为,关注自我而非他人的需求、欲望和舒适)
- 缺乏共情(即对自己行为造成他人的伤害漠不关心,包括欺骗、操控、利用他人,刻薄或肢体攻击,对他人的痛苦冷漠,为达成自己的目标而冷酷无情)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脱抑制特征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387934990
编码: 6D11.3
描述
脱抑制特征领域的核心特点是基于即时外在或内在刺激(即感觉、情感、思维)的轻率应对而不考虑可能负面结果的倾向。
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脱抑制特征的常见表现有:
- 冲动
- 分心
- 不负责
- 轻率
- 无计划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强迫性特征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848330288
编码: 6D11.4
描述
强迫性反应性格特质领域的核心特征是狭隘地专注于自己僵化的完美标准和是非标准,并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控制情境以确保符合这些标准。
强迫性反应性格的常见表现形式包括:
- 完美主义 (例如,对社会规则、义务和是非观的关注,对细节的一丝不苟,刻板、系统、日常惯例,超强的日程安排和计划性,强调组织、有序和整洁)
- 情绪和行为约束(例如,对情绪表达的严格控制,固执和僵化,规避风险,锲而不舍和深思熟虑)
边缘型模式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2006821354
编码: 6D11.5
描述
边缘型人格障碍模式可适用于其人格障碍模式具有以下特征的个人:
- 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普遍不稳定,并具有明显的冲动性
- 疯狂地逃避现实或想象中的遗弃
- 不稳定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
- 身份障碍,表现为明显和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
- 在消极情绪高涨的状态下容易鲁莽行事,导致潜在的自我伤害行为
- 反复出现自残行为
- 由于情绪反应明显而导致情绪不稳定
- 长期感到空虚
- 不适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愤怒
- 在情绪高度亢奋的情况下出现短暂的分离症状或类似精神病样特征
性别不一致[5]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411470068
描述
性别不一致的特点是个人经验性别与指定性别之间存在显著且持续的不一致。
仅仅是性别差异行为和偏好本身并不能作为该组诊断的依据。
青春期或成年期性别不一致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90875286
编码: HA60
描述
青春期和成年期性别不一致的特点是个体的经验性别和指定性别之间存在明显且持续的不一致,往往导致“转变”的愿望,以便作为一个经验性别的人生活和被接受,通过激素治疗、手术或其他医疗保健服务,使个人的身体尽可能地与经验性别一致。
青春期开始之前不能给与此诊断。
仅仅是性别差异行为和偏好本身并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童年期性别不一致
基础组件URI: http://id.who.int/icd/entity/344733949
编码: HA61
描述
童年期性别不一致的特点是青春期前儿童的个人经验/表达性别与指定性别之间存在明显不一致。它包括:
- 强烈愿望成为与指定性别不同的性别
- 儿童强烈不喜欢其性解剖结构或预期的第二性征和/或强烈渴望获得与经验性别相匹配的主要和/或预期的第二性征
- 假扮或幻想游戏、玩具、游戏或活动和玩伴
这些都是典型的经验性别,而不是指定性别。
这种不一致必须持续约2年。
单纯性别差异行为和偏好本身并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