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学校》
美国先例
翻译摘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oubled_teen_indust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en_escort_compan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ttack_therap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mal_therapy
在美国,问题青少年产业(troubled teen industry,也称为TTI)是指一系列针对困境青少年的青少年寄宿项目。该术语涵盖各种设施和项目,例如青少年寄宿治疗中心、荒野项目、训练营和治疗寄宿学校。
这些项目声称通过各种方式帮助问题青少年康复并接受教育。问题青少年机构通常由私人运营,而问题青少年产业则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他们接收被认为存在学习障碍、情绪调节障碍、精神疾病和药物滥用等问题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可能会在其网站和其他广告材料上被贴上“问题青少年”、违法者或其他标签。有时,这些疗法也被用作对违背家庭期望的惩罚。例如,有一位女士被安排参加问题青少年项目,因为她的母亲无法接受她选择的男朋友。
问题少年行业因虐童、机构腐败和死亡事件爆出多起丑闻,极具争议。许多批评人士指出,美国及其他国家缺乏地方、州和联邦法律对其进行监管。据悉,百慕大等一些国家会将青少年送往位于美国境内的项目。除了备受争议的治疗方法外,许多前居民还报告称,他们曾被青少年陪护公司强行送往问题少年设施,从事问题少年行业的人把这个过程称为“gooning”。
许多问题少年机构通过青少年陪护公司(teen escort company)提供青少年运送服务,这些公司会违背未成年人的意愿将他们运送到机构。这种运送服务在美国和其他地方都有提供,但这种做法在道德和法律上受到批评,被认为类似于绑架。为孩子报名参加问题少年营的父母会将临时监护权移交给青少年陪护公司。一些对象报告说,直到几天后才意识到自己是经父母同意被运送的。客户报告说,他们在家中的床上遭到伏击,或者被骗以为自己要去其他地方。
此类企业通常采用“合法绑架”的形式,绑架熟睡的青少年并强迫他们上车,以便利用他们最初的迷失方向,尽量减少冲突和逃跑风险。他们通常会采取一些攻击性手段,例如殴打、戴手铐或用电缆线捆绑。反抗的孩子经常会受到威胁,被戴上手铐或束线带、蒙上眼睛或头套。有时,孩子们会在学校被带走,而学校工作人员并不知道护送公司员工的真实意图。
美国的青少年陪护公司几乎不受政府监管,通常会导致永久性创伤。曾发生过运送工作人员冒充政府官员的事件。问题青少年项目的前客户已努力通过针对父母和与这些项目相关的公司的民事诉讼来寻求法律补救。
遭受过暴力的儿童经常报告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夜间睡眠困难,以及成年后反复做噩梦。
帕丽斯·希尔顿的纪录片《这就是帕丽斯》详细描述了她 17 岁时遭受暴力的经历,最终她被送往“普罗沃峡谷学校”(Provo Canyon School),在那里遭受虐待。
问题青少年项目因未能提供循证疗法(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或创伤和暴力知情护理)而受到批评。许多或大多数问题青少年项目都源自Synanon,并使用某种形式的“游戏”,即攻击疗法(Attack therapy)。此外,一些TTI项目使用一种“原始疗法”(Primal therapy),这是一种声誉受损的疗法,其内容包括重现被人强奸等创伤和痛苦。
- 攻击疗法是《疯狂疗法》一书中描述的几种伪治疗方法之一。它涉及患者与“治疗师”之间,或团体治疗期间患者与其他患者之间的高度对抗性互动,其中患者可能会遭到治疗师或团体其他成员的言语辱骂、谴责或羞辱。1973年 Morton A. Lieberman、Irvin D. Yalom和 Matthew B. Miles对200多名师范院校学生进行了一项团体治疗研究,结果发现,在完成了一系列采用攻击疗法的“邂逅小组”超过一半课程的学生中,9.1%的学生遭受了持续至少六个月的心理创伤。最危险的团体是类似西纳农(Synanon)的团体,其领导者是一位严厉专制的领导者。
- 原始疗法在心理学领域并不被接受。它被认为是最不可信的心理疗法之一,并在2006年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德尔菲民意调查中被归类为“不可信”。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该“疗法”关于成年人能够回忆起婴儿时期经历的说法,站不住脚。
问题青少年项目中使用的许多做法,尤其是惩罚,被认为构成虐待或忽视儿童。这些做法包括但不限于:
- 限制与家人和同龄人的交流
- 使用身体和化学约束手段(例如使用镇静药物)
- 使用隔离作为惩罚
- “同性恋扭转疗法”
- 过度使用脱衣搜身和体腔搜查
- 剥夺睡眠和营养
- “厌恶疗法”
各种TTI设施犯罪案例包括:
- 非法监禁:1980年代,19岁的小弗雷德·柯林斯(Fred Collins Jr.)被Straight Inc.监禁,此前他先是拜访了一位由其父母安排参加该项目的家庭成员。抵达后,他被关在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里长达六个半小时,工作人员不让他离开,直到他同意参加该项目。
- 另在2013年左右,在新墨西哥州的Tierra Blanca Ranch项目,当局发现青少年客户都被戴着镣铐和手铐。
- 强迫劳动:据2022、2023年的报道,美国许多问题青少年项目都涉及强迫劳动,项目参与者被要求执行砍柴、铲马粪等体力劳动。
- 绑架:伊丽莎白·扎索(Elizabeth Zasso)是一名居住在纽约州的已获得解放的未成年人。1989年左右,她被父母雇佣的一家青少年陪护公司非法绑架,并带到犹他州,在那里她参加了一个名为“挑战者基金会”(Challenger Foundation)的“荒野治疗项目”(wilderness therapy program)。最终裁定,挑战者基金会侵犯了她的宪法权利。
- 压力姿势:据2003年报道,在某些情况下,问题青少年项目会采用一种被称为“压力姿势”的酷刑手段,作为对受训者的一种惩戒形式。
- 脱衣搜身:近在2023年左右,许多问题青少年项目仍会违背青少年客户的意愿,强制对其进行脱衣搜身。
- 单独监禁:一些问题少年项目,包括广为人知的普罗沃峡谷学校(Provo Canyon School),都面临使用单独监禁作为惩戒措施的指控。单独监禁是一种备受争议的做法,它将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其伦理和心理影响引起了广泛争论。
- 据2003年的报道,位于牙买加的现已解散的宁静湾(Tranquility Bay)项目也将单独监禁作为其惩戒手段的一部分。这种做法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和批评。
- 心理虐待:近在2021年左右即有大量报道曝光,记录了问题青少年项目中对来访者实施心理虐待的案例。其中一个尤其令人不安的例子是“模拟处决”,学生们被迫自掘“坟墓”,作为一种心理折磨练习的一部分。这些指控凸显了这些项目中伦理问题的严重性,并引发了各界的密切关注和批评。
2007年,美国政府问责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发表了一项研究,核实了自1990年以来TTI设施中数千起虐待和死亡报告。国家残疾人权利网络(National Disability Rights Network)于2021年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了问题青少年设施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前面提到的虐待形式,以及长期人员短缺、剥夺教育机会以及不卫生和不安全的设施条件。
《制止青少年寄宿项目中虐待儿童法案》最初于2007年6月28日由美国国会议员乔治·米勒提出。该法案于2008年6月25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但在立法程序中未能取得进一步进展,并未颁布成为法律。而犹他州、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蒙大拿州和密苏里州都颁布了旨在加强对问题少年管教所监管的法律。
2007年至2018年,美国国会每年都会提出法案,对问题青少年设施进行监管。2023 年 4 月 4 日,《制止机构虐待儿童法案》提交给众议院和参议院,以研究青少年住宿计划的各个方面并提出建议。截至 2024 年 12 月 16 日,该法案已获参议院通过。该法案于 2024 年 12 月 24 日由拜登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该法律要求某些联邦机构在成为法律后不迟于三年内每年向国会报告青少年住宿计划中虐待儿童、忽视儿童和死亡的性质、普遍性、严重程度和范围等,为期十年。
中国模仿
改动增补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行走学校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特训学校
特训学校,是一种有别于正常学校的教育机构。笔者不得不承认目前部分小初高(包括各种武校,即“文武学校”)也有特训学校化的强体罚倾向,唐毓文等个别教师甚至出现性犯罪倾向;这种现象甚至出现在了国外的小初高和“性别认同矫正机构”当中。
通常来说特训学校招收的都是有着厌学、网瘾、叛逆、自闭、早恋等青春期常见现象的“问题孩子”,但实际上一切与父母有冲突的孩子甚至大学生都有可能被强送进入,包括性别认同不传统的和有各类精神障碍的。
在特训学校,学生们接受的主要是强制劳动、强制军训和心理辅导(但通常违反保护隐私的伦理,有时甚至干脆没有心理辅导)。特训学校自称实行军事化管理,但负责“教导”的人员通常没有军官一样的教育能力,甚至不如强送子女前来的父母本人。有些特训学校采用高墙电网的封闭方法。
特训学校通常自称,其教育宗旨是将学生从非正常成长的危险边缘矫正到正常成长的轨道上,但实际结果是:
- 不反社会的学生被和教育者故意伤害身体、关禁闭、强制断食断水、在生病时拒不送医,被美其名曰“体罚”或“磨练意志”,因故患上类似PTSD的精神障碍
- 反社会的学生在学校惹事生非,伤害其他学生,但教育者无力管理甚至会被殴打,因而反社会学生性格加深
- 教育者甚至强奸、猥亵学生
几乎所有的特训学校均为私人开办,而基本无办学资格,随意开设并招生,收费极高。私立机构在创立之初,工商局、劳动局、教育局均可发证。但建立后,教学便无人管理,实际教育者基本无任何资格证书,甚至直接就是社会闲散人员(如退伍待业军人、初中毕业生、前市政管理人员)。
杨永信的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戒中心”有地方背景,陶然的“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网瘾治疗中心有中央和军队背景[1],故为例外,但收费也很高。
不分公办私营,特训学校均擅长指使教育者与父母商定以类似拐卖的形式强送子女进入(有的冒充警察,如四川新巴蜀特训营学校),宣传上极力鼓吹“本土”的“传统文化”,而对有害、有悖于宣传的欺软怕硬、性暴力等极尽掩盖之能事,故属于诈骗、非法办学和(与父母共犯的)非法拘禁行为;但即便有针对性的法规,有些执法人员也故意纵容过特训学校诈骗、非法办学、非法拘禁,甚至个别当地官员也疑似为特训学校代言过。
特训学校扮演的角色类似私人监狱。社会上很多教育失败的家长为了逃避教育责任,选择把子女送进特训学校。个别机构得到合法化,成为“工读学校”也即“专门学校”,名义上依法强制教育指定进入的未成年人,但其后还是发生了伤害未成年人身体的事件。
特训学校的存在,对于孩子,甚至父母本人,以至于全社会公民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前途,造成的打击和威胁,基本上是灾难性的。
此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人权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新闻热度经常被压。部分网民在炒作中对法律手段避而不谈,而另有一部分网民宣扬血腥报复特训学校的人员,还有的网民“建议”在有关父母年老时施加身体伤害以作报复。
新闻如《重庆行走学校以暴力“教学” 惩戒方式残忍多样》,其中部分教育者已经构成了故意伤害罪。
B站的“爱人TV”即属于对特训学校的“解构”。此种视频下有人声称,有关家长只想让孩子死在特训学校,事后既能免于教子之苦,又能换取特训学校的巨额赔偿金,一石二鸟。
有关人等
中国
吴军豹的豫章书院
杨永信的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及其“家长委员会”,和低级支持者刘明银的虚假信息报告文学《战网魔》
陶宏开的武汉蓝天更蓝素质教育基地
陶然的“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网瘾治疗中心(属北京军区总医院,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北京卫戍区军事培训基地院,当初甚至是“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等单位的组织下”于2006年4月成立,可见后台之硬)
陈大惠的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中华传统文化论坛,有关特训学校,及其粉丝圈,和合作对象徐业鸿(附佛邪教头子)
丁璇的“女德班”(针对成年女性的特训学校,目的是强行让女性适应极端化的传统价值)
美国
1967年开办打着戒毒幌子的特训学校,堪称全世界始作俑者的美国“CEDU教育服务公司”
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开办的缅因州埃兰学校(Élan School)
1971年开办的犹他州普罗沃峡谷学校(Provo Canyon School)
美国反智主义邪教“山达基教”1987年创办的邪教学校“梅斯-金斯利牧场学校”(Mace-Kingsley Ranch School)